第四四一章 杨皇帝的最爱-《大清之祸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陛下,为何不一鼓作气打到麦加呢?”

    杨忠虚心请教。

    “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?抢地盘?那里的土地很富饶吗?除了几个季节性河流和几片绿洲之外,全都是干旱的沙漠和荒山,这样的土地很值得咱们的几万大军去征服吗?信仰问题?朕很在乎那百十万土人的皈依吗?还是他们那些满身羊膻味常年不洗澡的女人很受欢迎?亦或者他们那些又懒又不服管的男人适合当奴隶?”

    杨丰说道。

    杨忠赶紧摆出一副虚心求教姿态。

    “长城公司新接订单有多少?”

    杨丰问一名侍从。

    长城公司即他名下的军火出口公司,拥有管控武器的唯一经营许可权,也就是线膛枪和线膛炮的唯一出口权。

    “启奏陛下,法国人刚刚订购了二十万支步枪,各种类型大炮一百门,重火箭炮五十门,瑞典人则刚刚订购了总计二十五万支步枪,里面包括了他们系统各国订购的,还有各类大炮两百多门,另外还有四百门舰炮,还把咱们转入预备役的两艘二级舰买走了,据说他们要扩充海军舰队。奥地利人则订购了十万支步枪和一百门大炮,另外还有埃及人贷款购买的十万支步枪和一百门大炮,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为和他们一起作战的基督徒购买,至于子弹加起来新订单有三千多万枚,炮弹和火箭弹总共一百五十万枚。”

    那侍从对着账本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么民间商人的武器订单呢?”

    杨丰问道。

    “根据锦衣卫掌握的数字,俄国人,波斯人加起来,从我们的商人手中购买了过五十万支步枪和四百门大炮,倒是子弹卖得并不算多,但炮弹卖出了近两百万枚,另外咱们的商人也在通过环球公司给北非的mu斯林走私各种武器,后者的用量很大,根据情报应该是给奥斯曼人代购的。”

    杨忠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看,这就是这场战争对咱们最重要的,那么现在你还觉得应该一鼓作气打下麦加吗?”

    杨丰笑着说。

    好吧,这就是他打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。

    战争财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而明军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只是为了吸引各国动手,大明的强悍尽人皆知,谁都明白一旦明军动手,那么奥斯曼帝国就只能全力以赴对抗这头恶龙,那么在其他方向上肯定无暇顾及,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,而这些国家一动手,就必须从大明大批量采购军火,法国的成功早已经让欧洲人意识到线膛武器主宰战场。

    但他们可造不了这东西。

    虽然他们能够小批量制造线膛枪,但没有大钢铁工业,没有各种高精度的机械设备,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工人,想玩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他们就连子弹都造不了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欧洲各国,也就是英国人勉强能制造出符合标准的米尼弹和线膛枪,不过不能大规模量产,而且无论枪和弹的成本都远远过从大明购买,然后万里迢迢运到欧洲的,而铸钢炮弹他们甚至干脆不生产了,就他们用石墨坩埚炼出的钢用来造炮弹也未免太奢侈了。倒是瑞典人依然在小批量制造,但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干,是因为他们有全世界几乎最好的铁矿,他们的模式别人根本无法复制,即便这样因为机器和工艺限制也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。

    毕竟大明炮弹真心不贵。

    这样官方出售线膛武器给那些关系比较好的国家,民间出售滑膛武器给那些关系差甚至敌对的国家,然后让他们拿着大明产武器互相厮杀,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的黄金白银统统到了大明的口袋,同样这场战争持续得越长大明赚得也就越多,可以说这些国家的血都以这种方式被逐渐吸干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这就是一战美国人的角色。

    至于明军的战场……

    那个真不值一提,只要埃及人守住耶路撒冷,保证运河建设正常进行就行,而南线慢慢向北推进,慢慢向北扫荡,根本不需要着急。
    第(2/3)页